无量义经
阅读主题
正文字体
字体大小

说法品第二

本章节2776字2025-03-19 19:23:47

  尔时。大庄严菩萨摩诃萨。与八万菩萨摩诃萨。说是偈赞佛已。俱白佛言。世尊。我等八万菩萨之众。今者欲於如来法中。有所咨问。不审世尊垂愍听不?

  佛告大庄严菩萨。及八万菩萨言:善哉善哉。善男子。善知是时。恣汝所问。如来不久。当般涅槃。涅槃之后。普令一切无复余疑。欲何所问。便可说也。

  於是大庄严菩萨。与八万菩萨。即共同声。白佛言:世尊。菩萨摩诃萨。欲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应当修行何等法门。何等法门能令菩萨摩诃萨。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  佛告大庄严菩萨。及八万菩萨言:善男子。有一法门。能令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若有菩萨。学是法门者。则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  世尊。是法门者。号字何等。其义云何。菩萨云何修行?

  佛言:善男子。是一法门。名为无量义。菩萨欲得修学无量义者。应当观察。一切诸法。自本来今。性相空寂。无大无小。无生无灭。非住非动。不进不退。犹如虚空。无有二法。而诸众生。虚妄横计。是此是彼。是得是失。起不善念。造众恶业。轮回六趣。备受苦毒。无量亿劫。不能自出。菩萨摩诃萨。如是谛观。生怜愍心。发大慈悲。将欲救拔。又复深入。一切诸法。法相如是生如是法。法相如是住如是法。法相如是异如是法。法相如是灭如是法。法相如是能生恶法。法相如是能生暖法。法相如是能生善法。法相如是能生顶法。住异灭者亦复如是。菩萨如是观察四相始末。悉遍知已。次复谛观一切诸法。念念不住。新新生灭。复观即时生住异灭。如是观已。而入众生诸根性欲。性欲无量。故说法无量。说法无量。故义亦无量。无量义者。从一法生。其一法者。即无相也。如是无相。无相不相。不相无相。名为实相。菩萨摩诃萨。安住如是真实相已。所发慈悲明谛不虚。于(於)众生所真能拔苦。苦既拔已复为说法。令诸众生受於快乐。善男子。菩萨。若能如是修一法门无量义者。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  善男子。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。文理真正尊无过上。三世诸佛所共守护。无有众魔群道得入。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坏败。是故善男子。菩萨摩诃萨欲疾得无上菩提。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。

  尔时。大庄严菩萨。复白佛言:世尊。世尊说法不可思议。众生根性亦不可思议。法门解脱亦不可思议。我等於佛所说诸法无复疑难。而诸众生生迷惑心。故重谘问。世尊。自从如来。得道已来。四十余年。常为众生。演说诸法四相之义。苦义。空义。无常无我。无大无小。无生无灭。一相无相。法性法相。本来空寂。不来不去。不出不没。若有闻者。或得暖法。顶法。忍法。世第一法。须陀洹果。斯陀含果。阿那含果。阿罗汉果。辟支佛道。发菩提心。登第一地。第二第三至第十地。往日所说。诸法之义。与今所说。有何等异。而言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。菩萨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事云何。唯愿世尊。慈哀一切。广为众生而分别之。普令现在及未来世。有闻法者无余疑网。

  於是佛告大庄严菩萨:善哉善哉。大善男子。能问如来如是甚深无上大乘微妙之义。当知汝能多所利益。安乐人天拔苦众生。真大慈悲信实不虚。以是因缘。必得疾成无上菩提。亦令一切今世来世。诸有众生。得成无上菩提。

  善男子。自我道场菩提树下。端坐六年。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以佛眼观。一切诸法。不可宣说。所以者何。以诸众生性欲不同。种种说法性欲不同。种种说法以方便力。四十余年未显真实。是故众生得道差别。不得疾成无上菩提。

  善男子。法譬如水。能洗垢秽。若井若池。若江若河。溪渠大海。皆悉能洗诸有垢秽。其法水者亦复如是。能洗众生诸烦恼垢。

  善男子。水性是一。江河井池溪渠大海。各各别异。其法性者。亦复如是。洗除尘劳等无差别。三法四果二道不一。

  善男子。水虽俱洗而井非池。池非江河。溪渠非海。如来世雄。于(於)法自在。所说诸法。亦复如是。初中后说。文词虽一。而义各异。

  善男子。我起树王。诣波罗奈鹿野园中。为阿若拘隣等五人。转四谛法轮时。亦说诸法。本来空寂。代谢不住。念念生灭。中间於此及以处处。为诸比丘并众菩萨。辩演宣说。十二因缘。六波罗蜜。亦说诸法。本来空寂。代谢不住。念念生灭。今复于此。演说大乘。无量义经。亦说诸法。本来空寂。代谢不住。念念生灭。

  善男子。是故初说中说后说。文词是一。而义别异。义异故众生解异。解异故。得法得果得道亦异。

  善男子。初说四谛。为求声闻人。而八亿诸天。来下听法。发菩提心。中於处处演说。甚深十二因缘。为求辟支佛人。而无量众生发菩提心。或住声闻。次说方等十二部经。摩诃般若。华严海空。宣说菩萨厯(历)劫修行。而百千比丘。万亿人天。无量众生。得须陀洹。斯陀含。阿那含。阿罗汉果。住辟支佛。因缘法中。

  善男子。以是义故。故知说同。而义别异。义异故众生解异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。是故善男子。自我得道。初起说法。至於今日。演说大乘无量义经。未曾不说苦。空。无常。无我。非真非假。非大非小。本来不生。今亦不灭。一相无相。法相法性。不来不去。而众生四相所迁。善男子。以是义故。诸佛无有二言。能以一音普应众声。能以一身。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。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。一一形中。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。

  善男子。是则诸佛。不可思议甚深境界。非二乘所知。亦非十住菩萨所及。唯佛与佛乃等究了。

  善男子。是故我说。微妙甚深。无上大乘。无量义经。文理真正尊无过上。三世诸佛所共守护。无有众魔外道得入。不为一切邪见生死。之所坏败。菩萨摩诃萨。若欲疾成无上菩提。应当修学如是甚深。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。

  佛说是已。於是三千。大千世界。六种震动。自然空中雨种种华。天优钵罗华。钵昙摩华。拘物头华。分陀利华。又雨无数种种天香。天衣。天璎珞。天无价宝。於上空中。旋转来下。供养於佛。及诸菩萨声闻大众。天厨。天钵器。天百味。充满盈溢。天幢。天旛。天轩蓋(gai)。天妙乐具。处处安置。作天伎乐。歌叹於佛。又复六种震动。东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。亦雨天华。天香。天衣。天璎珞、天无价宝。天厨。天钵器。天百味。天幢。天旛。天轩蓋。天妙乐具。作天伎乐。歌叹彼佛。及彼菩萨声闻大众。南西北方四维上下。亦复如是。於是众中一万二千菩萨摩诃萨。得无量义三昧。二万四千菩萨摩诃萨。得无量无数陀罗尼门。能转一切三世诸佛不退法轮。其诸比丘。比丘尼。优婆塞。优婆夷。天龙。夜叉。乾闼婆。阿修罗。迦楼罗。紧那罗。摩侯罗伽(qié)。大转轮王。小转轮王。银轮。铁轮。诸轮之王。国王。王子。国臣。国民。国士。国女。国大长者。及诸眷属百千众俱。闻佛所说如是经时。或得暖法。顶法。忍法。世间第一法。须陀洹果。斯陀含果。阿那含果。辟支佛果。又得菩萨无生法忍。又得一陀罗尼。又得二陀罗尼。又得三陀罗尼。又得四陀罗尼。五六七八九陀罗尼。又得百千万亿陀罗尼。又得无量无数恒河沙阿僧祇陀罗尼。皆能随顺转不退转法轮。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

相关作品

  • 妙法莲华经

    《妙法莲华经》,简称《法华经》,后秦鸠摩罗什译,七卷二十八品,六万九千馀字。...

  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· 著
  •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

    《观普贤经》《行法经》,《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》之略名。一卷,刘宋昙摩蜜多译。...

    刘宋昙摩密多译 · 著